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尊重客观开源节流畜禽俱兴贵州粮畜关系及畜牧

来源:中国畜禽种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尊重客观开源节流畜禽俱兴*一贵州粮謇关系及畜牧业发展策略讨论谢家雍(贵州农科院情报所)俗话说:“粮多畜多,畜多肥多,肥多粮多。”粮是发展畜的基础条件,而畜又是发展粮的

尊重客观开源节流畜禽俱兴*一贵州粮謇关系及畜牧业发展策略讨论谢家雍(贵州农科院情报所)俗话说:“粮多畜多,畜多肥多,肥多粮多。”粮是发展畜的基础条件,而畜又是发展粮的必要条件。粮与畜,乃是互补、互促、共存于一个生物小循环中的辩证的双方。粮丰畜则兴,粮欠畜则衰。因之,用充分的证据阐明并揭示粮畜的本质联系,对讨论发展畜牧业的策略是必要的.《孔丛子》云:“欲速富,畜五狞。”[1]我国的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一直把发展畜牧业当成补充种业植的重要内容,作为迅速致富的有力手段,看成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之,在发展粮作的同时,将畜牧业的发展置予显赫位置,是顺乎贵州省情的。为此,笔者特试对贵州粮畜关系及畜牧业的发展策略作初步的分析讨论。一、贵州省粮畜关系的历史及其实质为了分析讨论方便,特取5个对粮畜关系影响较大的参数:xt,代表全省年粮总产;x2,代表全省农业人口年均占有粮,Yl,代表全省大畜(牛、马、骡、驴)年末存栏数,y2,代表全省生猪年末存栏数,y3,代表全省羊(山羊、绵羊)年末存栏数。并令各参数1949年的值为100,作出1949~1984年的发展曲线(图1),据此对各参数问的关系及实质进行分析讨论。(一)藏与大畜36年来,粮食增长了1.58倍(图1)(平均年递增率2.75%);大畜增长To.9倍(图1),(平均年递增率1.85%),大畜中,牛略占8/9。因此,Yl盐线可近似地看成牛的发展曲线。由xl与yl曲线(图1)可见:1.粮与牛是互促的。在36年中,xl和yl两条曲线的变化总趋势是一致的。其实质是:贵州农业机械化程度极低,农耕几乎完全靠牛,在某种程度上讲,耕牛的多少,可决定其农田耕作水平的高低,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粮产产生影响。反之,粮食的多少,又决定了可配给耕牛精料的多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耕牛的量和质产生影响。因之,可以粗略地认为这二者的发展是正相关的(n=36,Rxi,Yl=0.9279);并具有其网归关系(yl=44.0016+0.6045x1)。2.粮与牛各具其发展规律。x1曲线是8峰7谷;而yI曲线仅4峰3谷。这说明耕牛的发展较粮食的发展平缓而稳定,粮食年总产的变异系数远大予耕牛的变异系数("=36;Sxl=41.8265,CVxl=25.17%;Syl=27.2464,CVy。=18.86呖)。其实质是粮产既受农业政策的影响又受自然气候条件好坏的影晌。比方:1958~1961年,1966~1976年,农业政策是不佳的,因而粮产下降或不稳定,而1981~1984午,农业政策较佳,粮产则较稳定地增长;1959~1961年,1972年,1981年气候条件较恶劣,因而粮产也陡降。但是,耕牛却受其影响的程度较小,只有在粮产较长时段连续下降,加之农业政策有极严重错误,从而致使人们在无法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下,且连粮作的生物产量都严重下降的时段,比方1959●1961年,才会使其数量严重下降。(=)粮与猪衡量猪的生产的真正合理的指标,应该是猪肉的年产量与质量,由于猪肉产量和质量在统计上有’本文系在“浅谈贵州农田基本建设”一文(1978年未发表。原作者梁正林、谢家雍。署名l尔文,科文)中有关畜牧啦郁份的基础上补充改写而成.—————————————————————————————————————————————————————————————————一—————————————————————————————————一‘42‘2量州农业科学圈15个参数36年变化曲线图2粮食年总产(XI)及农业人口年人均粮(X2)与年末生猪存栏头数(Y2)的关系一九八五午第四期.●,.困难,以及便于与当年粮产结合进行分析,故这里采用生猪年末存栏数为猪的生产的指标(当年粮产大致可定猪年末存栏头数,而决定次年猪肉产量与质量)。36年来,生猪数增长了2.81倍(图1)(平均年递增率3.90%)由xl与y2曲线(图1)可见l1.粮猪是互促的。在36年中x1与Y2两条曲线比x1与yl两条曲线的变化总趋势更趋于~致。其实质是,贵州的养猪新工艺水平极低,尤其是粮作或其它作物的废弃产品向猪饲料的高效转化(比方发酵饲料,配合饲料的制作)基本未行起步。因之,猪的粗料几乎全靠野革和某些作物的新鲜茎叶提供;精料唯嚣粮食(苞、薯等)及其较佳的附产品(稻糠、麦麸、苞糠、酒糟等)提供,从而使其猪与粮的关系甚密,即粮多猪多。反之,猪多肥多,肥多粮亦多。尤其是旱粮产量在贵州化肥尚未达相当施用水平时,又受制于生猪的产量。因此,可以粗略地认为这二者的发展是正相关的(拧=36,Rxl,y2=0.9253);并具有其回归关系(j,2=一111.0583+1.8666xI),这种关系可以从图2中很直观地看出.2.粮猪各具其发展规律。与xl曲线一样,y2粮食年总产和全省总农业人口两者决定的,人13(农与非农)总和的增加一方面有使农业人13年均占有粮下降的趋势,但同时却有因消费量增大而促进生猪发展的贡献,尤其是在人们的基本需粮水平线(笔者认为贵州可定为500斤/人·年)以上时,只要农业政策正确,则粮食总产的增长和人13的增长是促进生猪发展的两大要素。(三)粮与革与其他4个参数不一·样,贵州的羊的发展并非1984年为最高峰值。1984年为1949年的4.26倍(平均年递增率为4.z3%)。但最高的却是1979年,为1949年的5.45倍(平均年递增率为5.81%)。ys曲线是6峰5谷。由予羊的发展主要受制于牧草来源,尤其受制予消费市场的需求,而消费市场的需求量,又由产销地之间的运输力和加工业的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习惯等决定。因之单从其参数f}I『线,是难于说明粮与羊的关系的。但是,粮与羊的关系,若分成儿个时问区间再行分析(但必须加进猪这一参数),还是有一定规律的。现分成1949~1966年,1966~1977年,1977~1984年3个时间区间进行讨论(并令3曲线亦出现8峰7谷·但y2峰谷出现的时间并非个区问的参数y3分别为y3,、y3Uy3一,}参数x1分与xl峰谷出现的时间完全一致(图1)。并且,Y2别为x,,x1”,x1”,)。的波动比xl要大,这说明生猪的发展比粮食总产1.1949~1966-年-。这段区问中,wl,和3,3,的的发展更不稳定,生猪量的变异系数远大于粮总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实质是:刚解放后,人民在生产的变异系数(付=36;Sy2=84.9761,CVy2=产粮食方面劲头大有提高的同时,也把养羊作为种42.6l%)。其实质是:生猪的发展,除受制于粮食植业的一种补充。一方面养羊以美其餐,另一方面年总产外(大多数年份如此),尚受制予农业人口年养羊以贾市场而丰其衣,故而随粮发展的同时,其均占粮量,尤其受制于农业政策的正确与失误。迸牧羊亦有相应的较大的发展。其问,只是1959~1961一步的削桁可知t农业人口年均占有粮在36年中的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才致牧羊业与粮产几乎同步变化(x2哇ii线)虽有9峰8谷(图1),但其变异系数陡降。因此,这段时间中,粮与牧乃是互促互补却很小("=36;Sx2=14..2696,C矿x2=12.07%).的。可以粗略地认为羊的发展有赖予粮的发展,并因此,一般情况下,农业人1:1年均占粮量与生猪发近似用回规方程Y3,=一30.3288+1.5202xI,展的关系是不相关的或正相关但不显著(行=36;(”=18,Rxl,y3,=0.7094)表达这种关系。月x2,Y220.1280)。事实上,由回归方程y2=2.1966~1977年。这段时间中,Y3”曲线峰谷105.1320+0.7562x=所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交替频出,并且其峰谷出现的时间与粮产的蜂谷出况偏离很大,这一点,从图2中方程y。=o+bxz现的时间不一致(图1).其实质是:这段时间中,的图线可明显看出。这说明除粮食年总产外,只要影响羊产的主因素并非粮产,而是农业政策。由于在人均年占有粮不低于维持其人类生存的水平(笔这段时间中农业政策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而,者通过估算,认为贵州是350~400斤),则生猪的发牧羊业亦近似自流现象,从而波动甚大,由其相关展主要受制予农业政策(特别是猪肉价格政策)的系数月x1”Ys一=0.5323(tl=12)可见粮与羊的生当否。比方1959~1962年,农业人日年均占粮量并产是正相关而不显著的。不比1972年和1981年低,但生猪量却是低得多(见3.1977~1984年。这段时间一{·,羊的数量陡升图1).同时,还应看到,农业人口年均占粮量是由陡降,变幅特别大。其牧羊业显出与粮产毫无关J■4一贵州农业杖学系。究其原因,则是。粮相对增加了,使之猪量亦随之增加了,从而反倒限制了羊的发展。其实质是:一方面显示了在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若猪羊均仍以食用为主,则二者是相克的,而这种相克现象又主要产生于羊肉的消费市场景况相对不佳,消费市场景况不佳又主要是羊主产地区毕节的运出力和加工力低所至。(四)穰与鸡、鸭、兔俗话说:。斗米斤鸡鸭13袋,养兔好玩不为卖。”养鸡养鸭是贵州人民的传统。鸡、鸭的耗粮量是不可低估的。因之鸡、鸭的发展与粮食的丰欠关系甚密,哪一年粮食丰收,则次年鸡鸭兴旺。养兔,在近年稍有发展,但极不普遍。兔的多少与粮食毫不相关,而是与贵州人历来不以兔为业有关。综上所述,牛,猪、鸡,鸭与粮食的关系甚密。究其原因,牛乃役牛,猪乃传统农民圈养,鸡、鸭耗粮大之故,而羊与粮的关系不密或无关,乃因放牧为主。这种关系同样从畜牧业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将全省按现在(1984年)行政区划分成遵义、毕节、铜仁、凯里、都匀、安顺、兴义、贵六(郎贵阳市与六盘水市合一)等8个区,令出4个参数:臂。为粮食年总产量,yI为大畜(牛、马、骡、驴)年末存栏数,y2为猪年末存栏数,y3为羊年末存栏总数。其中单位为l冀I,亿斤Iyl,y2,yl均为万头。取1949~1981年的资料,分地区算出各参数33年的年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列为表。由表可见:粮产越多且相对较稳定的地区,其贵州省粮謇(大謇、猪,羊)关系的地域分布裹(1949~1981年)┏━━━━┳━━━━━━━┳━━━━┳━━━━━┳━━━━━┳━━━━━┳━━━━━┳━━━━━┳━━━━━┳━━━━━┓┃种类┃参数┃遵义┃毕节┃凯里┃铜仁┃都匀┃安顺┃兴义┃贵六┃┣━━━━╋━━━━━━━╋━━━━╋━━━━━╋━━━━━╋━━━━━╋━━━━━╋━━━━━╋━━━━━╋━━━━━┫┃粮┃xI(亿斤)┃20.5┃14.6┃12.8┃11.1┃11.0┃10.3┃7.3┃6.8┃┃产┃C矿(%)┃22.0┃27.0┃23.0┃28.0┃24.0┃23.0┃28.0┃24.0┃┣━━━━╋━━━━━━━╋━━━━╋━━━━━╋━━━━━╋━━━━━╋━━━━━╋━━━━━╋━━━━━╋━━━━━┫┃大┃Yl(万头)┃58.0┃62.0┃46.0┃32.0┃48.0┃35.0┃33.0┃33.0┃┃畜┃C矿(%)┃14.0┃19.0┃20.0┃16.0┃20.0┃15.O┃23.0┃43.0┃┣━━━━╋━━━━━━━╋━━━━╋━━━━━╋━━━━━╋━━━━━╋━━━━━╋━━━━━╋━━━━━╋━━━━━┫┃生┃Yz(万头)┃124.0┃90.o┃67.o┃70.o┃53.o┃49.0┃34.o┃42.o┃┃猪┃CV(%)┃43.0┃35.O┃43.0┃48.o┃41.o┃36.0┃32.0┃31.O┃┣━━━━╋━━━━━━━╋━━━━╋━━━━━╋━━━━━╋━━━━━╋━━━━━╋━━━━━╋━━━━━╋━━━━━┫┃一┃y3(万头)┃22.0┃49.5┃5.3┃11.0┃1.6┃1.6┃1.7┃16.0┃┃兰┃┃┃┃┃┃┃┃┃┃┃┃C矿(%)┃84.0┃30.0┃100.0┃68.0┃113.0┃78.0┃31.0┃25.O┃┗━━━━┻━━━━━━━┻━━━━┻━━━━━┻━━━━━┻━━━━━┻━━━━━┻━━━━━┻━━━━━┻━━━━━┛大畜与猪的数量越多,反之则其大畜与猪的数量越少。在地域分布上,粮产量与猪量和大畜量均是极显著正相关的("=8;月il,死=0.8134,j1=17.0208+2.2334孑i}月孑l,罗2=0.9720,歹2=一10。9614+6.5327il);但羊量与粮产却不相关(n=8,Rl,歹3=0.4734)。总述之,贵州省粮畜关系中,其大畜量(主要是耕牛)和猪量与粮产量之问,在时、空分布上都是正相关的,而羊量与粮产量在时、空分布上都是不相关的。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几个策、畜产品消费市场、畜产品的价格等因素的状况。(一)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制约畜牧业(以及种植业等)的首因素。现将1949~1984年36年分成几个时段,以分析讨论农业政策对畜牧业的影响。1.农业政策正确的时段。1950~1954年,1962~1965年,1981~1984年这三个时段,是鼓励农耕,放手发展畜牧业的时段,除羊在1982~1984年外,其畜牧业是迅速而稳定地发展的(图1)。2.农业政策错误的时段。1958"-1961年,1966其他主要因素~1976年这两个时段,前者是刮共产风、吹牛风的时段,其畜牧业受到严重破坏J后者是学大寨、空』皇牧业除受制于粮产外,尚受制于农业攻喊政治口号的时段,其畜牧业发展缓慢、波动-K————————————————————————————————————————.—一一:一九八五年第四期‘.4s.大。事实上,后一段时期表观上畜牧业有缓慢发展,亦是产生于消费量增加这一因素(后面还要讨论),不然,在此错误政策下,畜牧业是不可能发展的.许多人在论述畜牧业在1966~1976年时段中不发展或发展甚缓时,均认为是“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所致。”笔者是不周意这个观点和结论的。事实上,“以粮为纲”在贵州以前的农业结构中是合乎省情的;问题在于“以粮为纲”仅是旬空头政治口号,并未真正起作用。以上所及的1958~1961年和1966~1976年这两个时段中的整个农业政策的实质都是限制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工、商、副)的发展的。只有其农业政策的金面的实质性的反科学的大错,才会导致畜牧业和其他诸业共同遭致不可弥补的损失。(=)謇产品消费市场生产与消费是生产力发展中矛盾运动的双方.只有产品多了,才有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量的增大,反之,只有消费水平提高了或消费量增大了,才可刺激其生产的发展.现以猪为例试行分析讨论。斤、23.1斤、22.4斤、22.2斤、23.3斤。可以认为消费水平没有升降(7年平均数=22.95斤,标准差=±0.59斤,变异系数=2.58%);但是生猪的生产的绝对量还是增长了;1978年I北1972年增长了18%(生猪年宋存栏数);这一点从图1中可明显地看出。消费市场的状态还与人们的食性习惯,畜产品的加工工艺水平、畜产品的运输流通量有关。比方,贵州人善食猪肉而较不喜羊肉,兼之加工工艺水平低,运输业不发达,从而使羊的主产区毕节的羊产在当地相对过剩,而消费量相对较大的贵阳等却感羊产品紧缺。因而导致羊产量下降,特别是1979~1984年是这种状况的典型反映.(--)价格畜产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二重性,并具有自身的价值运动规律。价格乃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合其价值规律则畜产昌,违其价值规律则畜产衰。本段仅就与价格最相关的几个因素进行讨论(因为这些因素已经和正在或将会对畜产品生产产生影响)。1.畜产品的交换价值(以猪肉为侧)。纵观36年状况,可以肯定:至今畜产品的交换价值是偏低I.消费水平提高对生猪生产的影响。这种情况的。如果说,这是因为贵州省过去畜产业生产落后主要产生予农业政策正确加上粮食丰收的年代。比所致,对予以前的封闭式生产是必然的(甚至有时方1949~1957年,这段期间生猪发展较快(1955~是合理的)。那么,至少是与其价值规律不甚相符1956有所下降),这与刚获解放后人们对食肉水平要的。按现有的价格,生产出等价(指交换价值)的求有所提高有关(全省人均年占有猪肉量1949年为猪肉,所花的必要劳动的时间比生产出同价的工、16.2斤,1957年为26斤)。又比方1978~1984年,由商、手工业产品所花去的必要劳动时问长得多。因予现代化生活开始对贵州初步产生影响,人们对食而,势必将要对畜牧生产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比肉水平的要求又进一步提高了(全省人均年占有猪方贵阳,半斤汽水售价0.2~o.3元,6~7瓶汽水的肉量1978年为23.3斤,而1984年约为28.5斤。以现售价等于1斤猪肉售价,但粗略计算可知;7瓶汽水有3000ZA计,每年每人多消费2斤,则计6000:]J所需的劳动最多只有1斤猪肉所花的劳动的1/lO。斤,出栏生猪则应增加约40~50万头。因此提高消又比方,贵阳市场上1斤猪肉,可作成20碗单价费水平对生猪生产发展的刺激较烈,其影响在未达o.25元的粉或面的加料,就算1斤粉或面及其它物饱和前一般是陡变的(图1)。质成本2元,贝日每斤猪肉由原产品变成熟食品的加工2·消费量增大对生猪生产的影响。除消费水平费也达1~1.5元(3种劳动都是简单劳动,这里可的提高可迅速增大消费量外,即令消费水平不提高,作为同一属性的劳动进行比较)。由于畜牧原产品与而消费对象(人口)的增加,亦会对消费量的增大加工后的产品的商品价格相差太大,势必使人们轻起作用·后者所引起的消费量增大,亦对其生猪生原产品生产丙重加工产品生产,从而将对畜牧业原产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较之消费水平提高所产生产品生产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影响要缓和得多·消费水平未提高,仅因消费者2.饲养工艺的作用。贵州的大畜(牛、马、增多面促进生猪发展(指绝对量)的情况~般产生骡、驴)、猪、鸡、鸭、兔、甚至羊,均以分散饲养予农业政策是失败的年代,比方1972~1978年,人(户养)为主。因之.所耗必要劳动的时间均较均年占有猪肉量依次约为23.9斤、23.2斤、22.6多。并且,其中的猪、鸡、鸭为精料型,所以成本较—————————————————————————————————————————————一一_I__’46。贵州农业科学肇高.若不采取集约饲养而减少生产单位交换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不采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相对先进工艺(如发酵饲料,配合饲料的应用)则畜产品与其工、商、手工业产品的相对成本比例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工业的新工艺更新较快,而畜牧生产的饲养工艺改革更新速率相对极慢的情况下,没有相应较高的畜产品价格,将会导致畜牧产品生产的严重下降。而现在的养畜工艺水平很低,可以说与千年前相比并无多大改进(这一点在毕节地区对西汉墓的考古中已得到证实)【23因之,其养畜成本仍然偏高。近年来有些农户(专业户)已初步改进养畜工艺,比方配合饲料、发酵饲料的应用。若这方面的工艺得到了普遍提高,将肯定会降低畜产品成本,得以与工、商、副等产品在商品价值及交换价值上的协调,而致使畜牧业产生较大发展。三、2000年贵州省发展畜牧业的指标及策略纵观贵州省1949一'1984年36年来畜牧业发展的历程。很容易得其4条主要结论;农牧业政策(人为因素)悬决定畜牧业兴衰的首要因索}粮食的生产状况(人为加自然因素)是决定畜牧业兴衰的基本因素,消费市场(人为因索)是决定畜牧业兴衰的根本因素’饲养工艺(人为因素)是决定畜牧业能否高速而稳定发展的潜在因素。由这四大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贵州省今后畜牧业的发展指标和发展策略。(一)2000年翁4嗣素变化动态预冀1.农牧政策。我国现行的政策,是鼓励发展农牧业的。问题在乎我们必须有一批维护,贯彻、执行其正确政策的各级党政官员。只要有一批具有革命家胆略、组织家才干、指挥家气质、演说家风度、坐如泰山、行如旋风、有多向(面非学究式)的专业知识的远见卓识者坐镇省、地运筹帷幄,决定政针策略,只要有一大批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有较精通的一两门专业知识、有较强管理能力者奔走予农业第一线,亲临指挥农业生产,则我们的农业政策将会比现在更好、更完善。2.粮食生产。有的人提出t到2000年使贵州粮食在现水平上翻一番乃至翻两番的指标,有人提出斤,仅翻一番便为304亿斤.从1985年起,需以其4.42%的增速(两番需其增速9.05叻);按2000年3400万人计,人年均粮800斤,应有总粮272亿斤,亦应达3.70%的增逮,若以1949..'、一2000年达翻一番和人均年粮800斤计,则应具的增速分别为3.26呖,和3.04%(而1949-,-,1984年其增速仅为2.73%,1978~1984年仅为2.77%);有人预测2000年全省年粮总产为228.36亿斤,人tl3388万,人均年粮674斤£s],笔者认为这也是困难的。若如此,则1984~2000年应具增速2.58%。欲达此增速,即令保留现有耕地面积,粮作的面积比和复种指数,也需使单产在现有(1984年)基础上提高50.3%才行。在短短16年中这是办不到的;何况还要大面积退耕还林还牧,多种经济作物所占耕作地面积比例近几年将还会增大。因此,笔者分析后认为,通过良种良法的普遍推广应用等[‘3,以现有水平为准,以2%的年递增速度,到2000年达年总产208.66亿斤,以3400万人口计,人均年粮达614斤就理想了,甚至以1.8%的增速到2000年达年总产202.2亿斤,人均年粮达595斤也就不错了(1982年仅459斤,1984年以2950万人计,为515斤)。3.消费市场。消费市场主要由消费对象(本省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平的升降及出口量的多少三方面决定。①设2000年人口为3400万,则比1984年净增450万,按1984年消费水平计,将应增加肉量12,825万斤,即比现在增加15.25%。若考虑到消费水平的增加(每人每年增1斤则为450万斤),则其对消费市场总消费量的贡献更大。由于人口的增加是必然的,因之,由此而引致的消费量总是正的变化。故而,也就成为总消费量增加的基本因子。②设到2000年前,养畜工艺水平维持现状。即成本(所花的平均必要劳动加物质消耗)不变,则与1984年相较,其消费水平将肯定提高甚微,到2000年能达人均年量35斤就不错了。但即令如此,也应比现在增】]922,100万斤。若改善养畜工艺而大幅度降低成本,则可使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一因子对总消费量作出的正贡献更大。到2000年时,其消费对象(人口)的增加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两因子对总消费量所作的正贡献的大小,可以用下述方程式表达:由此方程的解(X=4.35斤)可知在2000年人均年消费肉量(340—450)X一450×28.5=0到2000年使贵州人均年粮达800斤的指标,笔者认为若比1984提高4.35斤以上,则消费水平提高这一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1984年)粮食年产152亿因子对总消费量的正贡献大予消费对象(人口)一九八五年第四期·47·的增加这一因子对总消费量的正贡献I反之,则后一因子的正贡献大予前一因子。全省人均年占猪肉量年递增率(即增速)1949一,1984为1.63哆6;着2000年达32.85斤/人·年,则1984~2000年的年递增率为0.95%j若达35斤/人·年,则递增率为1.38嘶。由于现有基数已较高,因此,在饲养工艺水平未大大提高之前,要达到1949~1984年的增速是困难的。从而笔者认为,能在2000年达人年均35斤(猪)肉量就不错了.即令如此,到2000年,消费水平的提高所需增加的(猪)肉量(22,100万斤),也比仅因人I:I增加而消费水平不提高所需增加的(猪)肉量(12,825万斤)要多9,275万斤。可见,消费水平的提高将会成为消费市场总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因子。4.饲养工艺。饲养工艺的提高标志着生产单位畜产品所耗必要劳动的时间缩短,因而可降低成本。若能降低成本一半,则仅这一项对饲养业的促进作用就大于上述人口增加和人均需要消费水平的提高两项对畜牧生产的促进值的总和。因为成本降低一半就意味利用现在饲养业所费平均劳动可多产出一倍的畜产品。而要达此指标所需的物质资源是可以满足的。据估计:全省金年可获得代精料22.39亿斤,青饲料776.45亿斤,粗饲料168.8亿斤(还未包括国家提供的占粮总产10呖的饲料粮——1984~1985年度应为15.2亿斤,以及群众自己用于畜牧业的饲料粮),共折合31.11亿斤粗蛋白,118.03亿斤糖[53.但是鉴于贵州科学文化水平低、交通不发达等实际情况,要想在2000年前大大提高饲养工艺,比方普遍推广配合饲料,发酵饲料等是办不到的。‘因此,笔者认为,在2000年仅饲养工艺提高一项对畜牧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只要和上述的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因素之一的贡献相当就不错了.(=)2000年翦发晨謇牧业的策蠢贵州省自今至2000年,其畜牧业的发展策略的内函,已寓乎诸上分析讨论之中。归纳之,可集成如下7条:精政务实,满播盈仓,开源节流,树革兼畜,瞢禽俱兴,集散并收,分区指导。I.精政务实。史记云t何善谋政,良善谋略,信善将兵。邦善将将,刘邦、肖何、张良、韩信合力而夺天下。因之,我们应认真选拔人才,因才施用,组成各级精干的轻骑党委和政府。这样的党委和政府应在总政针上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肖规曹随”,要不折不扣地迅速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这样的党政机构中的官员必须魁能说能做、能行能止、能上能下、忠心耿耿、勤勤恳恳、深入实际、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务实主义者。全省要靠这一批党政官员以保持其正确的农业政策的继承性,并逐步依照贵州的省情使之更加有效和完美,永葆活力。2.满播盈仓。粮在发展畜牧业中的主导作用是无可置疑的。因之,应狠抓粮食生产(关予这一点,笔者已在另一文中较详地进行了讨论)[4]归结之,应该以提高单产为目标,抓好复种面积的稳定、复种指数的提高、耕作水平的提高、优良品种的逮迅推广与普及、水利化机械化的实现及土壤改良等工作,确保在2000年粮总产最低达202.2亿斤,力争达228.36亿斤cl】。若届时年粮总产达202.2—228.36亿斤,则可用于粮肉转化的粮食可达人均每年100斤以上(即至少有34亿斤粮可用予这一转化)。若此,就可以达到每年人均猪肉35斤的指标。3.开源节流。粮食的增长,固然对畜牧业的发展是主导因子,但其量毕竟有限.若遇灾年,势必严重影响畜禽量质。因之,应挖掘新的更大的潜力,以大开饲料之源。目前乃至2000年前,最大之源乃是作物的稿杆;较有效而便行的是配合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发酵生饲喂养工艺技术的推广普及。力争在2000年有1/4的农户能采用新的工艺饲养牲畜,提高饲料原材的利用率,以达既开源又节流之目的。4。草树兼蓄。实践珏明,贵州的大畜(牛、马)及羊的生存空间,并非纯草山草坡草原,而主要的还是林草杂生之地。因之,凡可种草亦可种树的地方,均应树草兼蓄,令树草互补共存,林牧双顾。只有在完全不宜林只宜牧之高寒坡岭,才完全种草。种草种树要先易后难,先种好地后种劣地。应在1995年前把较宜林宜牧的荒山绿化起来,力争2000年把所有荒山绿化起来。但不要急求高密度高产量。应逐步地变疏林疏草为密林疏草,变荒山为疏林密草。凡新植林带要封山禁牧,三年后才启封放牧。5.兽禽俱兴。单养牛、猪、马、羊不足以完全满足人民生活之需,应兽禽俱兴。在饲养好牛猪马羊的同时,积极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小畜禽鸡、鸭、兔,力争在2000达到人均5只小畜禽,使小畜禽的肉产量达每年每人10~15斤·蛋产量达每年每人100个,使每人由小畜禽产品所获的能量达到从猪肉获得的能量的1/2以上。并要大力发展毛用兔、商品牛。6.集散并收。畜禽之饲养,·48·贵州农业科学

文章来源:《中国畜禽种业》 网址: http://www.zgcqzy.cn/qikandaodu/2021/0513/783.html



上一篇:畜禽肥育期不宜多喂蛋白质饲料
下一篇:就明矾溶液洗眼治疗眼结膜炎一文与吴英荣同志

中国畜禽种业投稿 | 中国畜禽种业编辑部| 中国畜禽种业版面费 | 中国畜禽种业论文发表 | 中国畜禽种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中国畜禽种业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