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农林院校大学生种子科学知识认知情况调研分析(2)

来源:中国畜禽种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种子检验方面:288人(98.3%)了解种子检验目的;141人(48.1%)购买过种子,主要途径依次为网络、种子销售点和种子公司;258人(88.1%)认为购种中

(3)种子检验方面:288人(98.3%)了解种子检验目的;141人(48.1%)购买过种子,主要途径依次为网络、种子销售点和种子公司;258人(88.1%)认为购种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不清楚种子真实的质量状况;学生认为评价种子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依次为发芽率(102人,34.8%)、种子活力(93人,31.7%)、纯度(42人,14.3%)、净度(31人,10.6%)、水分(16人,5.5%)和其他指标(9人,3.1%);107人(36.5%)了解种子活力概念,比较熟悉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有种子发芽测定、逆境发芽测定和计算机图像识别等;学生比较了解的国内外种子质量相关组织依次为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际种子检验协会和北美官方种子认证协会等。

(4)种子法律法规方面:291人(99.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下文简称《种子法》),但认真阅读过《种子法》的仅有19人(6.5%),其中16人(5.5%)表示许多法律条文解读困难;学生认为种子营销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主要有卖假种子、种子追溯信息不清楚、种子发芽率低于国标等。

(5)其他方面:64人(21.8%)对主要农作物市场售价了解;26人(8.9%)对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播种量了解;学生认为知名度较高的种子企业依次是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美国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孟山都公司、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等;学生希望能有全校性种子科学知识学习交流平台,以更好地了解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平时主要通过网络、报刊、课程、交流等方式了解种子科学知识,其中234人(79.9%)主要利用网络学习了解;267人(91.1%)表示毕业后愿意从事种业方面的工作等。

四 提高农林院校大学生种子科学知识学习普及的教学改革措施研究

基于调研结果,笔者从以下方面谈谈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在农林院校大学生中普及、分享、学习种子科学知识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种子科学知识宣传,积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基于广大在校大学生对种子科学知识的热爱,围绕种业科技创新与扶贫攻坚时代主题,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媒体[5,6]加强种子科学知识校园普及力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种子科技发展历史、时代发展需求和种业领域教科研先进事迹等,以吸引更多关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三农情怀。

(二)构建全校性种子科学课程体系,搭建校园学习交流平台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满足在校大学生对种子科学知识的学习需求,应加强种子科学领域全校性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具有深度思考和系统知识体系教材,促进种子科学与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为不同学科专业学生无障碍学习交流提供多元支持。前期我们开设的《种子加工工艺》《种子科学概论》等全校性选修课就取得良好教学效果[7,8]。

(三)积极开展全校种子科学技能竞赛,积极探索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种子科学技能竞赛是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对种子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及普通受众推广种业知识的重要平台。良好的技能竞赛内涵和赛制能够充分激发在校大学生参与热情、增强不同专业学科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做,以做践学”。前期我们举办的“田间播种大赛”“种子解剖大赛”“种子活力检测大赛”“《种子法》知识大赛”“种艺画大赛”等深受在校广大学生欢迎[9,10]。

(四)围绕在校大学生种子科学知识需求,开设种子领域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

基于调研发现学生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法》等读物解读困难,种子科学生产实践知识储备欠缺。对此,建议后期多开办种子领域讲座,同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种业大咖给在校大学生做种业相关主题报告[11]。

五 结语

本研究表明种子科学知识学习深受在校大学生欢迎,基于调研结果,需进一步加强种子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程度,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种子科学知识学习平台;加强大学生对种子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为新时代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特色种业人才。

[1]王建华,刘庆昌,江绪文,等.中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种业,2012(11):8-11.

文章来源:《中国畜禽种业》 网址: http://www.zgcqzy.cn/qikandaodu/2021/0218/679.html



上一篇:农林院校大学生种子科学知识认知情况调研分析
下一篇:现代种业发展形势下《种子法律法规》课程教学

中国畜禽种业投稿 | 中国畜禽种业编辑部| 中国畜禽种业版面费 | 中国畜禽种业论文发表 | 中国畜禽种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中国畜禽种业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